这个学就上到这里了
Published:
近日收到了博士学位证书,我的学生生涯如无意外的话就此结束了。借此机会,谈一点近来的思考。
我大抵算不得一个成功的博士生。一方面,我在学校里呆的时间太长,整整花了七年才拿到博士学位。另一方面,我读博期间的研究工作,颇算得上形散神不聚——虽然我设法在毕业论文里把大部分工作在一个主题下面串到了一起,但这些工作并没有合起来解决某个大的问题。在我看来,在学术研究上,一个成功的博士生应该将一个较大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可以解决的子问题,在数年的研究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将子问题上的进展合并到一起,解决一个大的问题。这很难,更多的人并不能这样自顶向下解决问题,而是自底向上: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向,做出了一些关联或大或小的研究,最后放到一起加以连接变成一篇博士论文。我也是是自底向上完成博士论文的芸芸众生之一。不论是自顶向下还是自底向上,都绕不开很重要的一步:提出『合适』的问题。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要给问题加上足够的限定,就很容易合理化自己的工作和突出自己的成果。论文前面介绍研究背景和相关工作的部分,对于一些热门问题或者老问题可以说是写烂了。那为什么还要写呢?笔则笔削则削。对相关工作不足之处的评价是定义问题的一部分,那对论文而言自然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定得『好』,论文灌水灌到饱。即使计算机科学的绝大部分方向都是实践性的,我们依然能见到每年产生的大量没有实用意义的研究。比如某些研究为每一组给定的输入数据花费大量时间生成特定优化代码(如果你知道 SpMV, 那么没错我说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些研究往往号称其代码生成时间可以被多次运行的收益所平均和抵消,比如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搜索所有可行方案组合生成代码把某个操作的单次运行时间从 0.1 秒降低到 0.05 秒。你赢赢赢,最后就是被阿姆达尔定律这颗寒天之钉直接砸下来插个透心凉。每次看着某些经典老问题又被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回头看看那些广为使用的软件包里所用的甚至连做对比基线都没资格的方法,真是不得不感叹战报会说谎但战线不会。
让我们从科研本身往后退一步。科研中出现的靠定义问题来躺赢的途径,在近年某些社会思潮中有很明显的体现,那就是通过争夺对问题的定义权来『解决』问题。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论语》的『必也正名』,《韩非子》的『循名责实』,《庄子》的『名止于实』,都在强调『名』的重要性。对问题的定义极大限制了解答问题的途径和答案。比如说,『P 社玩家是不是都是战犯?』是一个基于刻板印象的谬误,其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但是如果我从贝叶斯概率的角度来提问:『已知某人是 P 社玩家的前提下,此人是战犯的概率是否高于某一阈值?』,那么答案就很可能是肯定的了。很多问题就像这样,虽然相似,但是并不等价。非学术的交流里存在大量基于对话者所处环境和背景的上下文和内容省略,然而这些省略的部分包含了对真正问题的定义和限制。对问题定义和评价标准的思考和讨论,很多时候是比选择问题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元问题。在我看来,现实之中,大部分人在面临大部分问题的时候,既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讨论这个元问题。
这又让我想到了前几年流行起来,如今依然被广泛使用的一个词:『(小镇)做题家』。狭义上来说,这个词指的是擅长做题和应试但不擅长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且这些人大多缺乏视野或者资源。他们大多认为通过『做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因此遭到批判。这是一种典型的『挑战-回应范式』,以前西方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史常用这个范式,也是常用的一类网络安全认证方法。挑战未必都是题目,但题目和考试都是挑战。做题家习惯了单一的挑战来源和评价体系。久而久之,很多人便习惯认为挑战的种类是单一的,价值评判体系也是单一的。如果稍微推广一点,应试并不是『做题家』唯一做的事情,他们还习惯、擅长乃至乐于在单一评价体系解决评价体系提出的问题并获得好的评价。
要做一个做题家,一则需要熟练掌握解决某一种类问题的技巧,二则需要对评价体系有充足的理解。在技术和实操层面,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离不开大量的做题家。如果只考虑工具属性,做题家并不坏,甚至很好。美国学生里的做题家要比国内的少,但很多人连成为做题家都做不到。以我读研期间做助教的经历来看,很多美国学生的知识基础堪忧,符合网上比比皆是的相关讨论。我无意在此探讨教育系统和教育体制的问题,这些问题太大了。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做题家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只体现出了自己的工具属性。对做题家来说,别人出什么题他们就做什么题,那他们就只有做不完的题了。对工具属性的批判也早已存在:『君子不器』。
应该指出,我并不认为做题家就不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并不矛盾,重点在于思考的内容。做题家往往只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问题并不只存在于题面,还存在于题外。两个重要的题外题是:这是必须要解的一道题吗?这道题的『评分标准』是怎么定的?对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确实只有升学这一道题可以解。升读国外的大学基本上也只是换了一套题目的考试。到了大学后,可以解的题就多了:除了升学,还可以不同的就业方向和创业。选择的权利自然伴随着为选择承担责任的义务,这两点在中小学教育里长期缺位,造就了大量不想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责任的人。在选择问题之上,『评分标准』则是一个更难企及的元问题。为什么评分标准是这样?谁有权决定这样的评分标准?这就回到了前文讨论的问题的定义权。这些问题是做题家极少会去思考的问题,也是『出题人』不愿意做题家思考的问题。
做题家的命运我们已经见得很多,也反思得很多了。另一方面,虽然说『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然而素王终究不是王,只会念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变换定义虽然能解决『问题』,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人类要发展和进步,有些问题终归在那里,总是需要合适的方法和技能去解决。在提升『做题技巧』之余,我们也应该常常想想题面之外的问题。解正确的题永远比正确地解题更重要。走出做题的舒适区固然充满困难和挑战;人类的赞歌正是勇气的赞歌。